因为祖父周立波的关系,周仰之女士总是被人称为“文三代”。对于这个称谓,她不以为然。虽说名家之后,自成风流,但她不喜欢,觉得“文三代”像是在说小孩子,明明年纪不小了,怎么到了文学界,就成了孙子辈?
然而,追求自我的仰之女士,又怎么摆脱得了家族里那根粗壮的文学筋脉?即便她当初为“炫酷”学了工科,不惑之年依然乖乖回到写作这条路上……
文学,作为爱好是美的,作为职业是苦的,作家周仰之却乐在其中、怡然自得……也许,在这一点上,她真是得了祖父的“真传”。
四十岁“弃理投文”
周仰之说起自己年轻时学的电子工程专业,总忙不迭地说“不适合”,“我学文科,常可举一反三,学理工科得老老实实反复操练,而且考完试就忘了……”
相比之下,对于阅读有着近乎病态的痴迷。小的时候缺书少报,她可以捧着一本《胶东人民革命斗争史》看上很多遍,也可以把祖母当法官时候留下的判例读得津津有味,“只要是汉字,我就可以反复读,这也成了我一生改不掉的毛病。”
然而,有着强烈阅读欲望的周仰之,还是学了理工专业,这多少还是因为祖父周立波的缘故。被戏称为“文曲星下凡”的周绍仪,少小离开家乡湖南益阳,把自己的名字按英语“Liberty”(自由)的音译改为“立波”,走遍大半个中国,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却在文革时期蒙受六七年牢狱之灾……
仰之女士上世纪八十年代移民美国后,事业上一直顺风顺水,最后供职的两个“东家”都是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放在早前,她也没想过自己有天会走上写作这条路,直到2006年在北京,和朋友聊起祖父周立波二十多岁时在上海成名的经历,就再也抑制不住澎湃的写作欲望,回到美国就下载了中文打字软件……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干脆离开公司,成了一名职业作家。
人需要读书吗?需要不为考试读书吗?需要读不能马上带来实际回报的所谓闲书吗?爱读书的人会有比较丰富的人生吗?如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阅读的书?什么是精读什么是泛读?
旅游和旅行有区别吗?什么是旅行的多与少?旅行和读书有关系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的乐趣还是人生的意义?
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写作者吗?写作的类型是什么?能说会写是一种有用的能力吗?这种能力可以培养和修炼吗?
以上所有或部分问题多少都在每个人的脑子里盘旋过,为自己为孩子就这些问题做过衡量取舍。在这个初秋的美好季节,曾经在湖南图书馆工作过五年,旅居美国二十多年的作家周仰之就以上话题分享她自己的经历经验和感悟,和大家漫谈探讨之。
分享嘉宾
周仰之,祖籍湖南益阳,在长沙出生长大,理工出身,移居美国二十余年。曾服务于湖南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和芝加哥市立图书馆,并供职于日本和美国高科技公司多年,从事中文写作十年。
作品有《人间事都付与流风,我的祖父周立波》,《梦思故国静听箫》和《斯人已远》三本著作。这三本非虚构著作通过家族和周边的人物故事书写了中国百年历史,呈现了1930年代到1980年代的国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状况,行文优美有趣,是有诚意有深度,并且好看耐读的作品。其中《流风》一书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奖,《梦思》一书入选《中华读书报》2016年年度传记记实类十佳好书。
小说作品包括中篇小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高城望断》,短篇小说 《四月》,《杰克的幸福生活》等。周仰之的这些关于现代生活的小说生动的描写了各种背景的人物故事和环境,对跨国公司的职场生活有精彩的再现。散文作品包括“重读《细雪》”,“金大人的选择”,“男女之战”,“上海印象之斗智斗勇”,“那时的我,那时的我们”等。周仰之的散文敏锐趣致兼而有之,常能出人意表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