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司勋 (1919.7.28- ) 药物化学家。土家族。湖南保靖人。1942 年重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毕业。曾在国立中央卫生实验院和上海药物食品检验局从事药物和毒物分析和研究工作。1948年赴美,先后入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进修。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南京药学院(后改名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教务长、教授、副院长、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兼任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所长,南京药物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院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药学组召集人、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药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学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江苏分会和南京药学会副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江苏省委副主委、主委、政协江苏省第七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八届常委。长期从事药物化学研究和药学教育工作,专长中枢系统药物、抗癌药物、计划生育药物、中老年心脑血管病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创建新药研究中心,倡导利用中草药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新药。对异喹啉类化合物心脏血管活性有系统研究,发现"86017 "有抗室颤和心律失常作用,申请了国内外专利;研制成爱卡眠(Emylcamate)、5,6 ─次甲二氧吲哚─3─乙基甲基呱嗪(代号Izh)等安定、镇痛和降压新药,六甲密胺(HMM)(获江苏省 1980 年科技成果奖)等抗癌药物。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主编有《药物化学》(1992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药学化学进展》等;撰有《药物设计和新药研究》、《α─(N)杂芳醛缩氨脲抗肿瘤的研究》等论文10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