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洽 (1924.10.2- ) 理论物理学家。湖南长沙人。字季绳,笔名示水、禾子。1948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0年该校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副所长、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教授、所长、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物理学报》主编。先后从事原子分子理论、原子核理论、反应堆和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以及输运理论的基础研究。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对中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作了理论计算并纠正了苏联专家设计的临界大小数据的错误。近年来开展了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及浸润相变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主要作者之一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第一作者的"中子和稀薄气体的非平衡输运和弛豫过程"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合著有《核反应核动力学基础》、《输运理论》、《表面浸润和浸润相变》等;撰有《关于中国重水堆的临界大小和反应性问题》、《关于重水反应堆的若干物理问题》等论文80余篇;出版有《黄祖洽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