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研究发展历程及趋势
丑 楚
(湖南图书馆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 本文对建国以来地方文献研究进行归纳,阐述了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地方文献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 地方文献 发展历程 发展趋势
1 地方文献研究发展历程
1.1 建国至文革前地方文献研究的主要特点及成果
早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了云南省图书馆,并在云南召集的座谈会上对图书馆和地方文献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十二年科学规划,图书馆要及时准备充足的粮草。”他还特别提出:“图书馆应将本地区的地方志尽可能收集完全,对其他有关地区历史、地理的文献,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积极地利用地方文献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周总理上述指示,为我国地方文献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以杜定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的大力倡导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有很大的发展,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一套较为传统的理论和工作的方式方法[1]。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创建广东文献之始就依照杜定友先生所定的“史料、人物、出版”三方面确立地方的收藏范围。我国当代的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起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杜定友先生为代表人物的广东地方文献工作。至50年代后期,杜定友先生在南京会议上宣讲《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该书迄今为止仍是我国唯一全面记述地方文献的著作)一文以后,各地的地方文献工作出现了第一次较大的发展。
从图书馆层面上而言,所谓地方文献研究,实际上就是地方文献工作研究,是对地方文献进行广泛收集、科学整理、系统开发、有效利用全过程的研究[2]。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由来已久。如甘肃省图书馆在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了西北地方文献专库[3],首都图书馆的北京地方文献部建立于1958年[4]。而各公共图书馆也编撰了本地区的地方文献索引以供研究专用。下表为各公共图书馆编辑的上世纪50-60年代地方文献目录与索引,数据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5]提供。
1950-1960年代地方文献研究书目与索引表:
书名 |
著者 |
出版年 |
西北地方文献索引.1963 |
甘肃省图书馆编 |
1965 |
山西地方文献书目 |
山西省图书馆编 |
1965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目录.第1辑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编 |
1965 |
西北地方文献索引:1905-1949 |
甘肃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编 |
1965 |
南通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初稿[普通古籍] |
南通市图书馆编 |
1963 |
杭州地方文献资料目录: |
杭州图书馆编 |
1963 |
馆藏广西地方文献目录 |
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图书馆编 |
1960 |
山西省图书馆馆藏山西省地方文献书目 |
山西图书馆编 |
1960 |
北京地方文献联合目录 |
北京图书馆编 |
1959 |
地方文献目录. 第4种, 山东省的名胜古迹 |
山东省图书馆编 |
1959 |
嘉兴地方文献草目 |
嘉兴市图书馆编 |
1957 |
除去对地方文献进行整理与目录索引编撰外,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在此时期也取得不少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地方文献工作与研究、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地方文献书目索引及研究。这些研究文章主要见下表。
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索引表:[6]
地方文献工作与研究 |
序号 |
篇名 |
作者 |
出版机构及出版日期 |
1 |
早早动手编辑地方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 |
王祝晨 |
人民日报1956.6.29,光明日报1956.6.30,解放日报1956.7.4 |
2 |
整理旧方志与编辑新方志问题 |
傅振伦 |
新建设1956(总93) |
3 |
省地方文献的组织 |
罗焕文 |
图书馆学通讯1957(2) |
4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方志的入藏情况及其编目经验 |
盛奎运 |
广东图书馆通讯1957(4) |
5 |
对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讲稿”几点意见 |
李 默
方振球 |
图书馆学通讯1959(5) |
6 |
我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参考研究部 |
图书馆学通讯1959(10) |
7 |
“地方文献”这一概念的内容 |
[苏联]教育学副博士A.H.布钦科夫 |
图书馆学通讯1960(5) |
8 |
最早的上海地方志 |
李 诗 |
新民晚报1960.12.7 |
9 |
地方志史话 |
卢中岳 |
人民日报1961.11.19 |
10 |
王重民教授做关于中国地方志的报告 |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 |
1962(2) |
11 |
章学诚和方志学 |
仓修良 |
江海学刊1962(5) |
12 |
有地方志的伏流谈到清人辑佚工作—影印本《汉唐地理书钞》读后记 |
胡道静 |
文汇报1962.6.5 |
13 |
云南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南中志》(连载) |
尤 中 |
云南日报1962.6.11(3),18(3),25(3) |
14 |
广翻废纸找珍宝—访省图书馆西北文献阅览室 |
黄权舆 |
甘肃日报1962.9.6(4) |
15 |
地方志书 |
蜕 园 |
解放日报1962.10.11(4) |
16 |
一部有关合肥地区的志书《庐阳客记》 |
钮仲勋 |
安徽日报1962.10.19(4) |
17 |
漫谈浙江地方志 |
念 兹 |
浙江日报1962.11.28(3) |
18 |
方志辩 |
崔建英 |
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1962(总14) |
19 |
积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
赵 平 |
图书馆1963(3) |
20 |
漫谈云南地方志书 |
尤 中 |
云南日报1963.8.26 |
21 |
苏联的东北文献工作 |
S.伊万柯 |
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中科院)1963(22) |
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 |
1 |
对编辑新方志及整理旧方志的几点意见 |
居漱庵 |
新建设1956(总98) |
2 |
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 |
杜定友 |
南京图书馆1957 |
3 |
继续编纂地方志 |
顾颉刚等 |
人民日报1957.3.18 |
4 |
打开几千年的历史宝库—访问整理地方志的周之风老先生 |
雷 雍 |
文汇报1957.3.24(2) |
5 |
对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讲稿”的几点意见 |
李默等 |
图书馆学通讯1959(5) |
6 |
《江苏通志稿》整理完成将陆续出版 |
管 元 |
新华日报1962.7.12 |
地方文献书目索引及研究 |
1 |
馆藏浙江省方志目录 |
朱中翰 |
图书馆馆刊(浙江)1954(4) |
2 |
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关西藏图书目录” |
以 仁 |
图书馆通讯(中科院)1959(8) |
3 |
介绍《嘉靖宁夏新志》 |
朱 洁 |
宁夏日报1962.6.27(3) |
4 |
《蛮书》和《蛮书校注》 |
何耀华 |
云南日报1963.1.17(3) |
5 |
方志遗产的目录学总结一谈《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古方志考》及其他 |
胡道静 |
图书馆1963(1) |
由上述内容可见,这一期间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体现在各地地方文献目录整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等方面,研究性的工作很少。地方文献工作刚刚起步。
1.2 文革十年地方文献研究
文革期间是我国文化事业基本停滞不前的时代,图书馆界遭受的打击同样也非常严重,不仅图书馆学教育停顿、图书馆的专业人员流失,而且在图书馆服务与研究上也几无进展,更别说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但零星之余,仍有个别单位与人员做了一些工作。
下表为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检索地方文献专著列表:
书名 |
著者 |
出版年 |
西北地方文献索引. 1972[5] |
甘肃省图书馆编辑 |
1973 |
馆藏古籍各省地方文献目录 : 稿本、抄本部分[7] |
山东省图书馆采编组著 |
1976 |
可以说,这些研究不能代表这个时代,也不能支撑这个时代。除此外仍有个别地区仍然坚持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如在1974年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以湘宣字(1974)07号文件发出“关于转发省革委文化局‘关于征集地方文献和内部资料的请示报告’的通知”。但是从全国来看,地方文献工作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时代对文献的破坏与毁损是无法估量的,但有过此样的经历也让今人更加明白与懂得珍惜文献与文明,珍惜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他为其后即80年代后的地方文献研究的繁荣埋下了伏笔。
1.3 改革开放后地方文献研究的主要特点及成果
1.3.1 主要研究文献及内容
至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研究地方文献的文章才渐渐多起来,一般多发表在图书馆学领域的杂志上。但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从今天看仍停留在初始阶段,未能形成理论体系,且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从湖南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究数据库所收集的文献可看出,地方文献研究有清淅的呈逐步繁荣的特征。
湖南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究数据库共收集了624篇论文,论文年代分布情况如下表:
发表年代 |
1959 |
1979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论文篇数 |
1 |
2 |
2 |
2 |
4 |
9 |
8 |
8 |
15 |
发表年代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论文篇数 |
6 |
5 |
11 |
16 |
14 |
8 |
14 |
15 |
15 |
发表年代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04/05 |
论文篇数 |
15 |
15 |
65 |
69 |
50 |
34 |
50 |
46 |
53/69 |
从这个点上反映了地方文献的一个发展历史,地方文献的研究工作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60—70年代空白时期,70年代未到80年代复苏时期,80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是开始发展,从98年开始至今得到发展壮大。此一时期主要研究内容与成绩表现在五个方面:①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地方文献的概念、类型、特点、作用、研究方法及其历史的发展等;②地方文献的收集、管理及利用:收集的途径、方法、搜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如何进行分编、管理及提供利用的问题;③地方文献学和地方文献工作;④民族地方文献及现代地方文献;⑤地方文献工作实践:具体地方、具体馆地方文献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情况等。
但近十多年来,由于重视程度、人力物力配置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各级公共馆的地方文献专职工作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目前还投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规范化质量保障、检测系统,公共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基本呈现各自为政的状态[3] [9]。80年代初地方文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开发利用,对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而对地方文献数据库工作及网络工作研究较少;80年代中后期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研究成果,90年代以后地方文献工作在更深入更广泛的领域开展研究,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在公共图书馆,各地方志机构、各地文史委员会、档案馆、高校图书馆、机关、企业、教育行业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研究,此时公共图书馆不但广泛收集整理地方文献,而且在广泛中更突出表现重点,如:整理收集地方名人作品,包括论文、手迹、著述等,如湖南图书馆推出了三湘院士风采,通过与其他单位合作建立收藏中心,如“湖南作家文库”湖南省作家协会与湖南图书馆联合创办的一个特色书库,其任务是收集、保存、整理湖南现、当代作家的著作、手稿、译本、书信、日记等文学资料、档案资料和有关的研究资料。
1.3.2 各省公共馆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与服务机构、致力于地方文献收集。
改革开放以后,在文化部1982年12月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已经包括了“搜集、整理和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一条:关于藏书建设部分,也有“本省(自治区、市)的正式出版物和有关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应尽全收集”的规定。此后,各地的地方文献工作出现了第二次较大的发展。除60年代以前就已起步的一些老资格的省市级地方文献机构以外,又涌现出一大批进展明显的省级和地、县级的地方文献机构。真正普遍地在国内各级公共馆为地方文献工作设立专职机构和配置专业人员,还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的事。例如:湖南图书馆1981年成立地方文献小组归属历史文献部,1984年成立地方文献部,专门从事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整理工作,91年地方文献部专设地方文献阅览室提供日常的流通阅览、参考咨询与课题研究服务,实现了地方文献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湖南图书馆经过10年完成地方文献部的初步建设工作。
1.3.3 国外地方文献工作研究方式对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影响
增加信息受众与本民族、本地域文化遗产的接触渠道,促进地域文化内涵在知识经济中的发展与成长,各国都已在本国政府的倡导下,积极展开了地方数字化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如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梵蒂冈教廷博物馆都已将其文物、绘画、手稿等藏品建成数字化博物馆;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澳洲文化网和澳洲数字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耗时近12年,完成了500万件数字馆藏的“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Library of Congress),这是全球最有影响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之一,是有关美国文化及美国历史的重要资源站点。部分情况见下表[10]:
图书馆名称 |
收集的范围 |
收集的类型 |
Corpus Christi Public Library |
收藏Corpus Christi & Nuecces County,Texas等州的历史性文献资料(含殖民时期资料) |
有全文的地方历史馆藏 |
Houston Public Library |
德州早期珍贵文献
地方社区及民众团体和私人的出版品 |
书籍、期刊、政府出版品、地图、微卷、剪报资料文件、特殊资料、档案资料及照片 |
Kalamazoo Public Library |
收藏关于Kalamazoo的地区历史馆藏及族谱研究 |
图书、报纸、杂志、档案、资料、地图、照片微卷、政府文献 |
Kansas City Public Library |
Kansas City地区档案贮藏库收藏Kansas City公园和休闲部门档案西部历史原稿 |
包含地方历史之图书、小册子、期刊、照片、剪报资料、家庭资料、传记、地图、儿童史学等资料馆藏 |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黑人文化
提供线上文化艺术活动的展示 |
其出版品依主题分有:艺术及照片、黑人历史及文化、儿童及成人、历史及传记、期刊、文献及文学研究、音乐及表演艺术等 |
Port Washington Public Library |
资料来自文化组织、民众团体、官方机构(如学校、邮局等),将地方文献加以采集、保存、识别、编制目录及索引,提供文献的参考研究、出版及展示 |
文献记录、明信片、照片、图画、地图、微缩片、印刷品、手稿、手写文件、剪贴薄 |
Michigan City Public Library |
关于Michigan City Pamphlet File的统计馆藏、微缩馆藏、州郡历史馆藏、口述历史的录音带、墓地记录、城市的历史文献、口述历史记录、照片及静态资料 |
微缩片、剪报、小册子、照片 |
State Archives of Michigan |
1797年后的Michigan’s记录保存 |
|
除国家级网站外,在全世界范围内,由地方政府或组织机构为保护和传播地域文化而建立的站点方兴未艾。在国内,上海、湖南、辽宁、天津、山西、河南、福建等省级图书馆[11],也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我国台湾地区的故宫博物院和台湾“国家图书馆”,建立数字博物馆和“台湾记忆”站点[12]。我国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3]。共享工程总体目标是实现网络联网“135”计划,即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省级分中心、5000个以上的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完成以百万册件文献共建和“四个一优秀作品”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建设,即完成100万册文献、1000台优秀地方剧目、1000部优秀美术作品、1000部优秀音乐作品、1000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省级分中心大多设立在省级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就是共享工程湖南省级分中心所在地,地方文献部与自动化发展部共同担任湖南省级分中心的资源收集、整理、制作工作。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加强了对地方特色戏曲、旅游、人物的征集力度。
2 地方文献发展趋势
2.1数字化趋势
地方文献的全文数字化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全文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开发利用已有馆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最终目标[14]。上海图书馆的上图数字图书馆点曲台,他们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歌舞等建成多媒体数据库提供网上使用[15],湖北省图书馆网上看湖北分别设立了湖北时政、湖北科技、湖北经济、湖北文教、湖北体育、湖北旅游栏目,网上推出了楚文化研究、湖北人物、湖北风景名胜、湖北历史人物、湖北民间美术、湖北省博士后论文文摘、省图讲座、鄂垣访古、湖北旧影、湖北谚语、湖北文物、湖北戏剧志、湖北地方戏、湖北民间传说系列数字资源[16]。湖南图书馆视频点播系统中提供了湖南地方戏曲、人物专题、湖南旅游、群众文化等具有湖南特色的地方视频资源欣赏[17],湖南图书馆网站从2004年7月创建了网上湖南专题信息数据库[18],每天工作人员从Internet上收集整理湖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教育、旅游等多方面的信息,至今共有4万多条信息。地方文献的发展趋势是利用当今世界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的技术应用工作中,在地方文献整理工作中可以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对文字、图片进行智能处理。地方文献的未来的发展是要靠丰富多样的馆藏作为基础,要靠先进科学技术作为手段,要靠高效合理的工作方法使地方文献的工作驶入理想的轨道。这些数字化的地方文献必须方便读者和工作人员利用。地方文献工作的现代化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规模化趋势
不仅在公共馆地方文献被重视,而且在高校及科研图书馆、政府机关也都重视地方文献工作。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地方文献是与经济建设具有直接联系的一种资源,地方文献工作直接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动力。由此而得到各级领导与政府的重视,以及政策与财政的支持。早在1982年,文化部就颁布了《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各省、市县行政领导部门,也相应发了文件和通知,规定了征集的范围、对象和方式,建立与巩固了呈缴本制度。而除公共图书馆之外其它机构也认识到地方文献研究与功用的重要性,因而也加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使地方文献的研究呈现出规模化趋势。
如深圳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重点学科建设方向以及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利用Internet上的地方文献资料,建立了特区大事记、特区法律法规、特区二十年专辑等专题数据库[19],中南大学图书馆专家学者数据库[20],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人物库[21],不仅在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政府机构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编辑出版地方年鉴和地方志,政协文史委员会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研究、编写和出版工作,这些都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区域。
2.3 特色化与专业性越来越明显
地方文献越来越走向特色化、专业化,湖南图书馆的家谱收藏中心、深圳的特区文献都在彰现地方文献的特色。
2.3.1 湖南的家谱文献。湖南图书馆一向注重家谱这种重要的地方文献的收藏与保护。上世纪五十年代,湖南图书馆即派员长驻长沙水陆洲天伦造纸厂,从废纸堆中抢救出大量家谱,如今许多民间已失传之谱在湖南图书馆都能发现。
近年来,湖南图书馆又成立家谱收藏中心,大力宣传文化部2001年文件精神。各氏族有感于国家致力于文化保护,纷纷将其家谱捐藏于湖南图书馆,一则是为了收入《中国家谱总目》,二则因为私人藏书条件有限,所以各姓氏也愿将其家谱捐藏于国家举办的公共图书馆,以得到长久妥善的保护。目前全省已有3000余个氏族将其家谱捐蒇于湖南图书馆。其中名人家谱有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黄公略、胡耀邦、曾国藩、胡林翼、罗泽南、汤鹏、魏源、谢振定、李续宾、方功惠、罗学瓒、周扬、周谷城、朱良才、翦伯赞、谭政、何健、刘建绪等。湖南图书馆已成为全省家谱收藏最多、保护最善、利用最便的国家文化事业机构。现该馆正准备将在《中国家谱总目》的基础上编纂《湖南家谱提要》、《湖南省氏族志》,以弘扬氏族文化。
2.3.2 深圳的特区文献。深圳图书馆目前保存了深圳自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大量文献资料。并在深圳图书馆的网站建立了深圳文献数据库[22],共计43117条记录,深圳图片库[23]包含了新闻纪实、经济发展、科教文卫、城市建设、民风民俗、风景名胜、背景资料7个大类,每个大类细分了多个小类,如新闻纪实分了重要会议一项,重要会议又细分为党代会、人大、政协、其他四类。这些数据内容涉及深圳经济、历史、地理、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成为见证深圳改革开放和研究特区经济社会的重要档案和历史资料。
以上两个例子只是特色收藏的一个缩影。全国各个研究机构都有自己的专业与特色收藏。这表明特色化建设是改变地方文献工作滞后的突破口。地方文献的特色、专业趋势使地方文献工作能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开辟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魏文晖.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1998)
2.邹华享.地方文献工作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图书馆论坛,2004(6)
9.邹 殉.首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图书馆论坛,2005(2)
4.韩 朴.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的市场经营组合.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5(6)
7.http://www.nlc.gov.cn/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2006.6.27
6.全国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1998年(综合二)
8.http://ipac.library.sh.cn/ipac20/ipac.jsp?profile=#focus 上海图书馆 2006.6.28
10.刘晓霞.试论地方文献信息数字化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图书馆学刊,2005(2)
11.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swgh/swgh20030625.htm.zh北京社科规划网站 2006.6.4
12.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台湾记忆 2006.6.24
13.唐 琼,张 玫.“美国记忆》”与“共享工程”比较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
14.傅白云.浅谈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兼谈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5)
15、19.粱 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
16.http://www.library.hb.cn/index1.asp 湖北省图书馆2006.6.24
17. http://220.168.54.204/ 湖南文化信息网视频点播系统 2006.6.24
18. http://220.168.54.195:8080/was40/search?channelid=7499 网上湖南数据库 2006.6.24
20.http://202.197.69.1:8080/was40/search?channelid=18790 中南大学图书馆专家学者数据库 2006.6.27
21.http://hncd.hnu.cn:81/ 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人物库 2006.6.27
22.http://www.szlib.gov.cn/cgi-bin/OPAC/Srch.cgi深圳文献数据库 2006.7.27
23.http://www.szlib.gov.cn/cgi-bin/OPAC/BrowseSrch.cgi?v_Table=20000022&v_SystemID=SZPIC&v_ClassID=XW&v_TopicLibrary=SZPic深圳图片库 200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