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县黄兴镇。1925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历任红六军第十七师、红三军第八师师长等职。1932年5月赴苏联学习并治疗。抗日战争期间,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校长、军委参谋部部长、八路军一二○师独立第二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等职、西北野战军第三军军长、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等职,被誉为“中国的装甲兵之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经中央军委评选,决定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但许光达多次找贺龙等老首长要求降衔。在未得到同意的情况下,他又给毛泽东和中委各位副主席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
授我以大将衔的消息,我已获悉。这些天,此事小槌似的不停地敲击心鼓,我感谢主席和军委领导对我的高度器重。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戴四星,心安神静吗?此次,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功勋授衔。回顾自身历史,1925年参加革命,战绩平平。1932—1937年,在苏联疗伤学习,对中国革命毫无建树。而这一时期是中国革命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蒋匪军数次血腥的大“围剿”,三个方面军被迫作战略转移。战友们在敌军层层包围下,艰苦奋战,吃树皮草根,献出鲜血生命。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房间喝牛奶、吃面包。自苏联返国后,有几年是在后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我究竟为党为人民做了些什么?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和我长期共事的王震同志功勋卓著:湘鄂赣竖旗,南泥湾垦荒;南下北返,威震敌胆;进军新疆,战果辉煌……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面请降衔。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1955年9月10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会议上,举起许光达的“降衔申请书”,说:“500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500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为尊重历史,中央和中央军委没有同意许光达的申请。许光达又请求降低行政级别,中央和中央军委同意其请求。最后,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是10位开国大将中唯一一位薪金待遇为5级的大将(其他均为4级)。“文化大革命”中,许光达遭受残酷迫害,1969年6月3日含冤去世。去世后,人们在其怀揣的一本浸透汗渍的《毛泽东选集》的扉页上,发现他题有一首诗:“身经百战驱虎豹,万苦艰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心也安。”这是其矢志革命、赤胆忠心的真实写照。
作者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湖南省中共党史联络组 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
时间
出处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湖南党史人物故事P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