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党史国史之窗  机关党员干部应知应会300题
当前位置:党史国史之窗 ->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湖南党史人物故事》 -> 革命理想高于天 荣华富贵何足惜
从豪门闺秀到红军女司令——胡筠的故事
     胡筠(1898—1934),女,原名胡昀,1898年2月出生于湖南平江县大坪乡水沥村一个商人家庭。1924年春考入平江启明女子师范学校,开始接受新思想,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时加入国民革命军,后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女生队学习,以“神枪手”之名勇冠黄埔四女杰之首。后历任平江工农革命军司令员、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赣北独立团团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常委兼妇女部部长、红军学校第五分校女生团政委等职,还担任过湘鄂赣苏区的红八师师长,是红军第一位女师长,功勋卓著。敌人曾以十万大洋悬赏她的人头。1934年4月,在“肃反”中被“左”倾路线执行者秘密杀害,时年36岁。她的遗言只有一句:“牺牲换人间幸福,奋斗是吾辈生涯。”
    
    胡筠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户士绅家庭,熟读四书五经,又勤练武术,能文善武,是远近闻名的才女。19岁时,嫁给了平江首富的儿子李积琦。受《新青年》《向导》等革命杂志影响,胡筠决心以秋瑾为榜样,冲出樊笼。1924年秋,胡筠考入平江县城启明女子学校师范第五班,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胡筠在叶挺部队和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历练过后,在七一五汪精卫叛变国共合作破裂后,回到平江虹桥,成立了一支50余人的游击队,买了47支步枪,几百发子弹。她带头斗争身为大地主的公公,将夫家的田地、山林分给农民,当众烧毁田契、地契,又亲自打开夫家的粮仓,掌斗分粮。为彻底与地主家庭决裂,经县农民协会批复,于1928年1月25日与丈夫李积琦离婚。李积琦托人偷偷地从她那里带走了他们的孩子李荣光。得知此事后,她心中十分难过。但她仍坚定地认为,虽然失掉自己的孩子,却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革命的武装。从此,她甩掉了一切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里。
    当时正值白色恐怖时期,地主武装到处杀人放火,甚至狂妄叫嚣:“宁可错杀三千,决不放走一个共产党员!”有一天,胡筠被叛徒认出,并密告了她的真实身份。她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与省保安司令部派来的缉捕队公开交火,打得缉捕队落荒而逃。省保安司令部向各地保安团、清乡队发出通令,联合围剿“女共匪”胡筠,并以十万大洋悬赏她的人头。
    幕阜山南接罗霄山脉,北抵长江天堑,是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胡筠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给敌人以重创。游击队队伍不断壮大,正式建立了平(江)、湘(阴)、岳(阳)游击纵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便开创了从浏阳至平江的大片根据地。由平江特委报请中央军委批准,给平(江)、湘(阴)、岳(阳)游击纵队“平江工农革命军”的番号,胡筠担任司令员。恽代英赶去祝贺,激动地对胡筠说:“你是红军队伍中唯一的女司令。敌人闻之丧胆,我们却为之欢欣鼓舞。”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爆发。胡筠率部全力配合,并参与制定作战方案。起义军攻克了平江县城,部队随即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1928年7月23日,胡筠率县委机关及部队、四乡农民入城,与彭德怀、滕代远会师。平江人民心目中的传奇式人物胡筠留着短发,腰里掖着双枪,左臂佩戴鲜红的袖章,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走在队伍的前头。后边紧跟着县委机关干部和游击队战士,以及沿途四乡闻讯赶来的工、农、青、妇数百名革命群众。在平江县城的群众中,早就流传着胡筠这位游击队女将的才能,枪法如神,百发百中,甚至说她的坐骑能穿山越岭,腾云驾雾,是幕阜山里修炼了千年的“神驹”。这天,整个县城万人空巷,人们争相目睹这位女英雄。
    胡筠与彭德怀见面后,胡筠先自我介绍道:“我是胡筠,平江县委的。”彭德怀高兴地说:“反动派早说把你们‘剿’掉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枪?”胡筠风趣地回答说:“刘作柱骂我们游击队是‘草寇’,我喜欢这个名字,野火春风沐劲草嘛!”“好,好,真不愧为女中豪杰!”彭德怀伸出大拇指说。
    很快,全县农民武装发展为五个大队,1000多人、700多条枪,成立了以胡筠为总指挥的游击司令部。敌人调集重兵扑向平江,彭德怀率红五军突出包围圈,向江西、湖北方向发展。她则寻找战机,四处出击,掩护红五军突围,并进一步发动群众。湖南省《清乡公报》惊呼:胡筠与彭德怀部队“互相呼应、声势浩大”“赤焰所播,如火燎原”“调集重兵围剿,仍然束手无策,防军亦疲于奔命”。1928年9月,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五县和红五军党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湘鄂赣边区特委,胡筠被选进特委。会议决定将红五军和地方游击队合编为五个纵队,彭德怀率两个纵队向井冈山进发,胡筠率三个纵队在湘鄂赣坚持斗争。原红八军军长何长工后来称赞胡筠说:“胡筠很会打游击。她的部队是平江打得最好的,平江的敌人一听说胡筠的部队来了就害怕。”
    1930年9月,中共赣北特委成立,胡筠任特委副书记兼赣北独立团团长。1931年春,赣北独立团与修水、铜鼓等县的游击队组成红八师,编入红十六军。不久,胡筠继任红八师师长,成为红军时期少有的女师长。据《通城人民革命史》载,胡筠曾率红八师及赤卫军1000余人采用内应外合的战术,一举攻克了通城,缴枪1300余支,长机枪5挺,手枪30余支,子弹10余担,其他军器无数。
    胡筠总结了一套游击战术:“拦腰切尾,打敌哨残;敌进山,我下塅;忽东忽西、时隐时现;积小胜为大胜。”一次,敌人以重兵包围了他们的住地,胡筠在火线上生下了女儿,就地托人抱养,自己则被战友们抬在箩筐里转战。她观察敌情和地形,在婴儿啼声中从容指挥。遇到有利地形,还命令对敌伏击,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还歼敌数百。这就是群众传诵一时的“火线婴啼”的故事。
    胡筠不仅英勇善战,还善于宣传鼓动,有很强的政治工作才干。她创作的小歌舞剧《李更探监》《鲁胖子哭头》,至今还在江西万载小源等地传演。苏区歌舞使红军战士热血沸腾,也使白军坐卧不安。当时,胡筠几乎天天都要带着宣传队员对白军宣传,每次只要锣鼓一响,歌声一亮,白军长官就不准他的士兵们出来,怕他们听了红军的歌会变心。因为有几次胡筠带人演出后,晚上就有白军拖枪投诚。还有一次,白军悬赏:凡活捉傅秋涛、滕代远者每人赏光洋50块,而活捉“女匪”胡筠者,则每人赏光洋100块。由此可见敌人对胡筠的仇恨。
    1933年10月,在苏区“肃反”扩大化过程中,胡筠被诬为“AB团”分子,被逮捕入狱。她在狱中写了长达万余字的《狱中自述》,回顾了自己在党的领导下,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战士和工农红军指挥员、党的干部的战斗经历;还写过《妇女当红军》等歌曲;最后写下“牺牲换人间幸福,奋斗乃吾辈生涯”的诀别词。
    1934年1月,湘鄂赣省委驻地小源失守,机关转移途中她被秘密处决。时年36岁。
    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党中央明确为胡筠等被误杀的同志平反昭雪。新中国成立以后,平江县委、县政府追认胡筠为烈士,定为正师级。
    当年曾和胡筠共同战斗过的同志,都十分怀念和钦佩她。彭德怀称:“多好的一位同志啊!她革命坚定,打仗勇敢,是个难得的女将。”中央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李锐题诗:“当年烽火鼓咚咚,幕阜山前一女雄,动地惊天生与死,至今仍爱说芙蓉。”
    
作者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湖南省中共党史联络组  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
时间  
出处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湖南党史人物故事P17-21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WebMaster:web@library.hn.cn 备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