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至200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关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推进全省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工作,使全省经济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健康发展。
狠抓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为加快优势产业和优质产品的培育,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结构效益战略”、“支柱产业战略”,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以发展壮大企业集团、支柱产业和名优产品为重点,全面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重点发展电子工业。“九五”时期,又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着力培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于199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投入3亿元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997年6月作出《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提出要以优化资产存量为主,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集中突破,力争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效益、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工业结构。1998年年初,省委又明确提出要抓好机电、石化、食品、冶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在技术改造方面,1996年制定“振兴湖南工业十年技术改造规划纲要”,建立工业专项发展基金,每年确定一批重点企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在资金、贴息等方面实行倾斜。经过多年努力,湖南工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到200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4969.9亿元,为1978年的16.9倍,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工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轻重工业趋向协调发展,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加强。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从1992年起,省委、省政府围绕实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大目标,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1997年6月,制定《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对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任务、重点、政策措施给予明确规定。全省各地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实现农业结构的多元化,尤其是按照“多的调优、优的调多”的思路,加大粮、猪、果等大宗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和名优特农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和规模优势。至2001年,农村产业结构排序由1997年的“二一三”调整为“二三一”,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区形成“三二一”的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根本途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益阳等地就创造了闻名全国的“一村一品”经营模式,并逐渐扩大到“一乡一品”的模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雏形。1995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速建设农业强省的决定》。1996年11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明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湖南农业产业化进入初级发展阶段。随后5年,全省开始按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生产,引导一家一户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2001年11月省第八次党代会将农业产业化纳入“三化”进程之一,推动农业产业化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针对湖南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局面,省委、省政府于1992年12月制定下发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省各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放开、放活、放手、放宽,坚持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内外资和城乡一起上,基础行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一起上。在突出抓好交通、邮电、科技、教育等重点的同时,尤其加大对发展服务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商品流通业,加快商贸餐饮、社区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等生活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物流、金融保险等直接为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努力培育和打造特色服务品牌。通过艰辛努力,全省第三产业以高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增长。
调整城乡结构,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党的十四大以后,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城市化战略、小城镇发展战略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在全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1994年2月,作出进一步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决定,明确提出小城镇发展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的“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思路,加大城镇建设体制改革和资金投入,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发展小城镇力度。1997年,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放大长沙这一点,突出长株潭城市群的作用,将长株潭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现代化网状城市群和高新产业的聚集区。1998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并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在省计委下设专门办公室。通过努力,至2001年年底,全省设市城市29个,其中省辖市13个、建制镇1086个,城镇化水平达到30.8%,初步形成以省会长沙为中心、以市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县镇为依托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长株潭、环洞庭湖、湘南、湘中、湘西5大城镇群。
突出发展重点,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振兴湖南经济、巩固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省委、省政府一直将它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既鼓励支持条件好的地区加快发展,又积极帮助相对困难的地区缩小差距。要求各地要按照富民强县的目标,理顺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结构调整,实行科技兴县,大力培育具有县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2000年起,确定浏阳市、汨罗市、攸县、醴陵市、长沙县5县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市),经过试点,5县(市)国民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强调全省要突出“兴工、强农、治水、修路、办电”等经济建设重点,把发展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现代通信等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纳入“优先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的方针,相继建成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缓解“瓶颈”制约,为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全省水利建设以“保安全、保基础、保重点、保效益”为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将洞庭湖综合治理作为重点,实行山、河、湖、库通盘考虑,系统整治,共投入资金240亿元、投入工日32亿个、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83项。1993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将洞庭湖治理列为国家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规划,追加资金进行重点治理。199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洞庭湖时,指示对洞庭湖治理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上下努力、共同治理。1996年和1998年湖南两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尤其是1998年6月至8月,全省连续70多天普降暴雨,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省委、省政府组织230万军民与洪魔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总书记江泽民、总理朱镕基到湖南指导抗洪抢险,并就灾后重建和加快洞庭湖治理作出重要指示。1998年10月,国家拨巨资28亿元启动洞庭湖近期综合治理。通过1986—1995年的洞庭湖一期治理和1996年开始的二期治理,建成防洪大堤3471公里,洞庭湖面积扩大1/5。此外,全省还加快了湘、资、沅、澧四水治理,长江大堤加固,城市防洪,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等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步伐。至2002年,四水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干流堤防220公里的治理任务,城市防洪工程达到541.5公里,其中百年及以上一遇标准的防洪堤达49.9公里。经过多年治理,湖区防洪标准、山丘抗灾能力和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都得到明显提高,全省基本形成防洪、灌溉、引水、排水、发电、水土保持等较为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增强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战胜特大洪涝灾害和2000年、2001年全省范围的干旱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改变湖南电力严重短缺状况,省委、省政府把电力工业列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加强电源电网建设,使全省电力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批电源重点建设项目竣工投产,新建扩建石门、湘潭、益阳等大中型骨干火电厂和五强溪、江垭、凌津渡、湘江大源渡等水电站,其中总投资46.7亿元、1994年12月首台机组、1996年12月第五台机组建成并网发电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最大的水力发电站;1995年1号机组和1996年9月2号机组相继建成并网发电的石门电厂,是全省设计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全省电源建设实现了向大机组、大电厂转变,水力发电向大容量快速发展,火力发电向高参数、大机组迈进;电网建设实现向高电压、大电网的飞跃,在发展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电网的基础上,推进500千伏超高压电网的发展。到2002年,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达1109万千瓦,主电网220千伏以上线路总长达8000公里,变电站总容量达1.6万兆伏安,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要致富,先修路。”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为重点,先后建成一批重大工程,初步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运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了交通事业的新跨越。公路建设方面,构筑“一纵四横”(京珠、上瑞、衡昆、长渝)的国道主干线和106、107、207、319、320、322等7条国道为依托的主骨架,并与70条省道及上千条专用公路、县乡公路相连,形成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1994年12月28日,长沙至黄花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通车,结束湖南无高速公路的历史。1996年12月15日,长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997年后,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南段、上瑞国道主干线湖南段、衡昆国道主干线湖南段、长沙至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2002年,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南段532公里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也提前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12公里,跃居全国十强。铁路建设方面,1998年10月,湖南第一条合资投资建设的石长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64公里,途经常德、益阳、长沙的12个县市区,结束了湘西北滨湖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1999年,株洲北站、湘黔电气化湖南段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2000年,洛湛铁路益阳至娄底段、邵阳至永州段开始建设;2001年,武广电气化工程湖南段和株六复线湖南段建成通车。至2002年,全省构筑京广、焦柳、洛湛铁路纵贯南北和浙赣与湘黔、湘桂、石长铁路横通东西的“三纵三横”的大铁路网,初步实现主要干线双线化、电气化,营运里程达到2878公里。航运及机场建设方面,全省加快干线航道及港口码头建设步伐,特别是集中力量进行湘江千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的建设与开发。1999年11月底,利用世行贷款兴建的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千吨级船闸通航,使衡阳至岳阳长达439公里的湘江航道年运量达1200万吨。2001年起,常德千吨级航运建设工程、长沙主枢纽霞凝港千吨级泊位建设工程和湘江航电枢纽相继开工。至2002年,全省航道总里程达到10041公里,居全国第4位。水运建设带动了港口建设,建成了岳阳城陵矶港,成为湖南外贸出口港。民航机场建设也空前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初步形成以长沙、张家界、常德为核心的空中交通网络。
此外,省委、省政府还明确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湖南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支持,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制造、通信与信息服务和软件等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至2002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0.8亿元,实现利税8.6亿元;全省通信业务总量181.96亿元,全省固定电话用户795万多户,电话用户总数居全国第7位,电子商务和网上教学业务名列全国前茅。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湖南除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省委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抓住机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大外经、外贸和利用外资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利用外资额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提高“三资”企业出口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使全省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快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1993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定》;1996年4月,省政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1997年7月,全省印发《湖南省“九五”利用外资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加强和扩大对外经济工作、加强对外交往工作,湖南与世界经贸联系日益广泛,至2002年,与1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全省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39亿多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83亿美元。随着对外开放领域、范围的扩大和延伸,不仅带动全省鞭炮烟花、有色金属、陶瓷、苎麻等一些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全省经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发生深刻变化,形成各类企业共同参与的大外经贸格局、以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和以机电产品等大宗骨干商品为支撑的多元出口商品格局。
湖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突出“名人名山”这一主题,通过精心编制旅游规划、增加旅游业投入、深化旅游体制改革、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改善旅游基础条件、营造良好的旅游经营环境等措施,建设、推出以张家界为龙头、以长沙为中心的一批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都有较大影响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有力推进了全省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1995年10月,省第七次党代会通过的省委关于制定全省“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媒介和推向世界大舞台的重要渠道。1996年5月,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重点风景名胜和革命纪念地建设。1998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2000年10月,省政府批准下发了《湖南省旅游业十年发展规划》。至2002年,全省红色旅游资源有210处,初步构建了“伟人将帅故里、工农革命热土、红军光辉史迹”三大红色旅游主题板块。仅2002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46亿元,接待国内游客570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8亿元;接待入境游客57万人次,创汇3.1亿美元。湖南旅游业成为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扩大就业、脱贫致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领域和途径。张家界通过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至2000年全市旅游业在第三产业所占份额达到60%以上。韶山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其中2001年接待中外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24%。
加快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不小成绩,但到“七五”计划结束时即1990年年底,全省仍有31个县被定为贫困县,其中国家扶持县10个、省扶持县(市区)21个。这些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湘西、湘东及湘西北、湘东南、湘西南的边远县份,大多是过去的老革命根据地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进入“八五”时期,特别是1994年国家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后,省委、省政府组织全省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在湘西和其他贫困地区开展前所未有的扶贫攻坚战,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这样一条符合国情省情的扶贫开发道路,形成全党动手、全社会动员、合力扶贫攻坚的新局面。1994年10月,省政府印发《湖南省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00年基本解决全省430多万人口温饱问题的具体方案。1997年至2001年,全省累计投入中央和省扶贫专项资金达44.7亿多元。2000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并继续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实行政策倾斜。1997年至2001年,中央和省投入湘西自治州的专项扶贫资金13亿元,扶持项目3000多个。2002年省辖6市和省直32个部门对口扶持湘西自治州共投入26025万元。
1993年以后,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贯彻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从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转向完整的、综合的开发式扶贫,改“输血”为“造血”,扶贫与扶志、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动员和组织贫困地区群众面向市场,努力开发当地资源,提高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不仅大力帮助贫困地区修路、办电、办邮电、办广播电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项目,开展大规模的劳务输出等,而且积极开展智力扶贫,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贫困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1997年至2001年5年间,共投入全省贫困地区的科技推广与培训资金达到7000万元,全省共举办各种中长期培训班10万多期,培训农民1000多万人次,为贫困地区培养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示范户。为扶持湘西地区发展基础教育,1994年起,省直机关和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捐资在湘西自治州援建100所希望小学,并于1995年9月10日在吉首市隆重举行了建成100所希望小学庆典大会,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竣工典礼,肯定这一做法应该总结推广。同一年,还在全省开展了以百万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希望工程”光彩基金筹措活动,一年时间筹集助学款8300万多元,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长期定向资助。此后,面向全省社会推出“情系三湘失学儿童”百万爱心行动等活动。经过近10年努力,全省累计筹资3亿多元、援建希望小学1100所、救助失学儿童30多万人,帮助2100所贫困乡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培训贫困乡村骨干教师2000多人,给希望小学配套希望书库500多个。
全省通过持续不断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至2001年,全省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435万减少到11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8.37%下降到2.4%。贫困县年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291元增加到1690元。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于2001年又制定了《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确定全省在21世纪头10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并重新确定古丈等20个县为新阶段第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吉首等18个县为新阶段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在国扶县、省扶县和其他有关市县确定3100多个村作为第一轮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要求尽快解决11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作者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时间
出处 《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1920—2010)P2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