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情决定了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上,毛泽东以湖南农民为例,强调发动农民、依靠农民的重要性。会议第一次通过《农民问题决议案》,分析了农民遭受帝国主义、军阀、官僚、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土匪等压迫与剥削的情形,指出:农民是国民革命的潜在力量,国民革命应该保护农民利益,吸收农民参加国民革命运动。这表明党已将开展农民运动提上议事日程。
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掀起高潮又很快落入低潮后,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认识到农民革命才是国民革命的根本问题。对于岳北农工会的深远意义,邓中夏指出,“我们可以征测中国农民的觉悟是到了要农会的程度,能力是到了敢于反抗压迫阶级的时候,这种壮烈的举动,比较香港海员和京汉路工的罢工,并无逊色”。中共四大以前,党已经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当浙江、广东、湖南相继发生农民运动的时候,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开始了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探索。他们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分析中国农村中的阶级关系,论述农民问题和从事农民运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早期农民运动的实践经验与教训,提出如何开展农民运动的方针和策略,对于党形成在农民问题上的政策主张以及领导全国农民运动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毛泽东指示中共湘区委员会要把株萍路、长武路作为农民运动的重点地区,安源地委也要把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要在湖南大力开展农民运动。
在中共湖南组织领导下,建立了湖南农村两个早期支部。1924年6月,夏曦、欧阳笛渔、袁铸仁等在益阳兰溪乡发展党员,成立中共益阳兰溪乡金家堤支部,欧阳笛渔任支部书记。9月,中共湘潭县八叠乡支部成立,支部书记易春庭。在湘潭、株洲工人运动的影响下,八叠乡农民骨干汪先宗发动了向土豪劣绅开展平粜阻禁的斗争,掀起了湘东地区最早的农民运动,展示了农民革命的力量。1925年2月,毛泽东得知八叠乡农民平粜阻禁的消息后,派共产党员贺尔康到株洲、朱亭、淦田一带秘密从事农民运动,帮助八叠乡组织秘密农会,公开成立八叠乡农民协会。
1925年上半年,毛泽东利用回韶山养病的机会,做了开拓农民运动的大量工作。他用折筷子的故事使韶山农民懂得必须“合群奋斗”的道理,领导兴办20多所农民夜校,建立20多个秘密农协组织,亲手发展韶山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中共韶山支部。这是毛泽东在农村中创建的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
1925年8月底,湖南军阀赵恒惕派兵到湘潭县去捉拿毛泽东。毛泽东在老乡们掩护下潜回长沙,向中共湘区委报告韶山农民运动情况,交换农民问题意见。中共湘区委按照毛泽东的建议,选派人员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到各县农村秘密组织农会和发展国民党组织。中共湘区委选派11人参加第四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43人参加第五届学习。毛泽东到广东后,于1926年3月接任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在全国20多个省区招收316名学员,集中培训农运骨干,湖南是党组织选派学员人数最多的两个省区之一。按照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精神,中共湖南区委着重讨论了湘区党的工作和今后的任务,决定区委设立由夏明翰任书记的农民运动委员会,发出指导全省农民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农民运动决议案》,强调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地农有”是农民运动的根本要求,要做好思想和组织准备,迎接农村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6年11月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后,抓紧在湘鄂赣数省进行调查,直接指导和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1926年12月1日,湖南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170名农民代表和175名工人代表出席盛会,分别代表全省136万农协会员和32万多工会会员。工农群众20多万人参加开幕典礼,全省各地举行庆祝大会。李维汉在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指出“工农阶级的使命……唯有自己起来解放自己”。12月17日,毛泽东应邀回湘出席大会指导,表示对工农革命斗争的支持,强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向题”,“国民革命是各阶级联合革命”。
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农村大革命高潮。这场震惊中外的斗争,是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由中共湖南区委实际领导,通过国民党湖南省、县农运特派员名义去发动和组织的,并在1927年春发展到农民自动夺取地主土地、开展土地革命的新阶段。在全省农村,数以百万计的农民集合在农会里,掀起迅猛的革命风暴,矛头直指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及封建宗法思想与制度。在政治上,开展了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的斗争。在经济上,进行了平粜阻禁、减租减息退押、废除苛捐杂税的斗争,以此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在武装上,推翻地主团防,建立农民武装,用梭镖土枪把百万农民武装起来。在思想文化上,前所未有地冲击了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实行比较彻底的妇女解放,改造社会风俗,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湖南农村大革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时间
出处 《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1920—2010)P24-27